


什么是內窺鏡檢查?
內窺鏡檢查的概念
對于普通人群來說,內窺鏡檢查是醫學范疇的概念,是指:用一種類似管道的內窺鏡設備進入人體、借助設備前端的攝像頭來觀察人體內部狀況的醫療檢查過程,例如比較常聽到的胃鏡、腸鏡、腹腔鏡等,都屬于內窺鏡檢查,分別可以檢查食道及胃部、十二指腸、以及腹腔內有無病灶、嚴重程度等。
隨著內窺鏡檢查原理在其他行業的擴展應用,內窺鏡檢查這一概念被泛化了,對于從事工業檢測的人來說,內窺鏡檢查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工業檢測手段,用于對機床、管道、發動機等工業設備的內部狀況進行檢查,以發現裂紋、腐蝕、劃痕、阻塞等各種異常狀況,這種檢測場景下使用的內窺鏡通常稱為工業內窺鏡,以方便區分。
不管是醫用還是工業用,內窺鏡檢查在目的、原理、以及設備種類方面都是類似的,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。
內窺鏡檢查的目的:通過對被檢對象(人體或設備)內部的探查,盡早發現并定位異常狀況,以便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,保證被檢對象的平安。對于人體來說,就是發現病灶,對于工業設備來說,就是發現內部缺陷或故障。
內窺鏡檢查的原理:不管是人體內部還是設備內部,往往都是人眼看不到的“禁區”,所以很難發現存在的問題、以及問題的發展狀況,這一點對于人體來說更為嚴峻。而內窺鏡之所以可以洞察內部狀況,因為采用了“纖細的探頭管線+內置成像裝置”的設計,從而使得“進入人體,并且傳遞出內部圖像”成為可能,而這就是工業內窺鏡的工作原理。
內窺鏡檢查所用的設備類型:因為工業內窺鏡是在醫用內窺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因此兩者的設備類型的演化也是類似的。最初都是基于透鏡組或棱鏡組成像的硬性內窺鏡,后出現了可彎曲的光纖內窺鏡,以及數字化的電子內窺鏡。在醫療領域,目前電子內窺鏡已成為主流,在工業檢測方面,工業電子內窺鏡很普及,但是由于產品特點和應用場景的差別,硬管內窺鏡和光纖鏡也仍然保留有一定的市場份額。
除了上面介紹的相似之處外,因為檢測對象的差異,醫用內窺鏡和工業內窺鏡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,例如:醫用內窺鏡外表面的材質要滿足舒適性,因為要與人體接觸;而工業內窺鏡的表面材質則要堅固耐磨,因為要對抗復雜的工業檢測環境。還有,因為醫療檢查往往在醫院診室內開展,臺式內窺鏡就完全可以勝任;而工業檢測則存在鉆管道、攀爬高塔、進入狹小設備間等各種情況,因此手持式內窺鏡更加方便使用。
關于內窺鏡檢查,先介紹到這,不管您關注的是醫用還是工業用內窺鏡,希望本文都能為您梳理思路,讓您有所收獲。
相關推薦:
工業內窺鏡工作原理
韋林工業內窺鏡種類之光學內窺鏡和視頻內窺鏡
淺析工業內窺鏡與醫用內窺鏡的不同之處
什么是工業內窺攝像頭?有哪些參數?
熱點文章:
韋林工業內窺鏡有哪幾類產品?應用場景有什么差別?
用手持式工業內窺鏡給罐體做“胃鏡”,設備安全一手掌控
韋林工業內窺鏡XLG4的相位掃描3D測量技術優勢及用途
購買工業內窺鏡一定要問清原生像素是多少?